今天是2020年12月24日,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?
原本的android手機壽終正寢,於是最近幾個月入手生平第一支(而且是最基本款的)iphone。為了使用特定的軟體,我在約五年前入手第一部ipad(也約略在那之前買了第一台Mac筆電);為了順便省下英文書的國際運費,用ipad看一點kindle的英文書。今年則是為了省實體中文書的運費,加上閱讀舒適的良好評價,中文書數量還可以(約十萬本),入手了kobo閱讀器。我偶爾看一點點實體雜誌,亦有訂閱「數位版」的報紙以及雜誌:我的手機、三星平板、電腦,都能閱讀〈經濟學人〉雜誌(喔對,經濟學人的所有雜誌內容也都能夠以語音播放)。我有「電子書服務平台」以及「台灣雲端書庫」的帳號,雖然還沒有在上面借過書。我有Audible的帳號,做菜時有時會聽一點英文書。離開台南時我沒有打包我的CD,且在最近開始使用spotify。
如果有所選擇的話,我通常會選擇比較「特別」、比較少人選的那個選項,可是對於新科技,我一直是屬於「觀望者」:我不是搶先嚐鮮的那一批,而是拖到真的有特定用途非它不可時,才終於入手。倒不是我「反」科技:一方面覺得資源可以分給其他事物,一方面是認為,稍微等一下,可以在新舊潮流磨合與實驗後,享受到較為成熟、穩定的產品(換言之,我不太希望產品買沒多久就無法使用)。即使是這樣的我,仔細思考的話,生活中也已經存在各種「數位出版」的當代形式了。
讀歷史的好處是,可以了解現今生活是奠基於哪些前人打下的基礎,在怎樣的脈絡中發展出來的。前人做出的預測並不一定會全部實現,畢竟歷史的演進需要很多條件促成,而且有時一些意外的轉折,可能就改變了原本似乎合理的發展路徑。
而這本〈一個人的出版史〉,是橫跨科技、網路、出版業的資深編輯/文字工作者傅瑞德的各種實驗之一。這本「書」,集結了傅瑞德從2000年開始,在十餘年中寫作的,與數位出版有關的文章。除了紀錄傅瑞德在數位出版萌芽時的各種實驗性出版品,以及對於「數位出版」這件事情的各種想法和見解,〈一個人的出版史〉這本書本身也有兩大實驗:第一是放在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,第二個實驗則是先有數位書本,再「回頭」去出版實體書籍。
在那一個十年中,面對數位浪潮中的各種挑戰,作者呼籲:
1.數位出版不是把書變成電子檔:數位出版不是把紙本內文轉換格式就好了。設計、載體、收費、通路、版權等等,性質與做法與紙本不盡相同。
2.最大的問題在於坐擁資源者搞錯方向、用錯力氣、且不願意整合團結。
印象最深刻的一段,是作者以舞台劇與電影的異同,來類比紙本與數位出版間的差異:新形式(電影/數位出版)一味模仿舊形式(紙本/舞台劇),反而會變得老氣橫秋,且無法展現新技術所能呈現的特色。
作者關注數位出版的營利模式(付費方式、收費與否、營利來源)、平台特性(封閉/開放)、編輯/編排的優勢與挑戰(可以提供比紙本更多元的內容,但需顧及易讀性、裝置效能、以及增加的編輯工作量)。在那十年中作者思考的要點,讓人不禁想到其他因著時代、科技演進,出現新載體而被迫面臨轉變的媒體/知識產業,例如:「黑膠/CD/mp3/spotify」,以及「錄影帶/DVD/Netflix」。在2020年的媒體產業中,消費者從購買實體的「擁有權」轉變成「使用權」,平台多為封閉式(在該平台取得的使用權無法攜帶到其他地方);跟二十年前比較起來,線上交易機制成熟,多數人能連上網際網路,電腦/平板/手機的效能亦與時俱進。
這本書從開始寫作距離今日,已經二十年了。如果有人想要知道,二十年後我們會過著怎樣的生活,也許可以思考一下:這本書寫作完成後到今日的這八年中,社會與科技發生了那些轉變?促成下一波的產業轉型,需要有哪些條件?也許就會有答案了!
延伸閱讀:一個人的出版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