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想認識近代中國,要先認識鄧小平
中國積極進入世界的舞台,與各國建立穩定和平的關係,是最近三十幾年內才發生的事情。幅員廣大、人口眾多的中國,幾千年的帝國體制不敵地方勢力的滋長以及外敵侵襲,於一九一一年發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。混亂的統治狀況一直到國共內戰,才由毛澤東「統一中國」。但毛澤東後來一意孤行,貿然實行大躍進,造成數百萬人民死於糧食短缺,讓整個國家處於紛擾與貧窮之中。
一九七八年,在這種局勢中上台的鄧小平,對於中國有怎樣的願景?他面臨了哪些困難?他奉行怎樣的原則、他用怎樣的手段,讓中國在他上台後三十年,外貿總額成長一百倍,中國海外留學生數量從幾百位變成一百四十萬,與美國、蘇聯關係正常化,讓受到集體控制的農村生活轉變成開放的全國性城市社會?
「亞洲最大的問題是中國,而對中國現代歷程留下最大影響的人就是鄧小平」。「中國專家」,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認為,書寫鄧小平,最能幫助西方人士理解近年來形塑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,於是於十年前(二 〇一一年)出版了《鄧小平改變中國》。在這本超過千頁的鉅作中,作者除了廣泛參考各國文獻以及書籍著作,亦多次前往中國,訪談鄧小平家人、同事、為其工作過的前任中國官員,並與了解鄧小平的各國政要、學者交談。
務實的改革開放派
鄧小平引導中國轉型,是個「摸著石頭過河」的過程:他很清楚,這個改革開放的過程,沒有其他國家或是歷史可以參考,而且他也相信「其他國家的的路線不一定適合中國」。
他的做法是,確認大方向,先在小範圍實行,有了成果(可以說服阻饒改革的保守派)之後,再慢慢推行到全國各地。他不是理論家,是實踐派,他不喜歡報復,也不講私情;不符合黨的利益時,就算是效忠自己的幹部也會將其撤職。他言行注重權威,但爭取多數人的支持以及加強團結;他做事果敢,能正視不悅的事實,腳步站穩後再持續推進;他著眼於長遠的目標,重視行動,避免派系以及提及過去的恩怨。
他精實擁腫的軍隊,也讓萬年政府官員有了明確的退休時程;他結束毛澤東啟動的農業集體化,他向國外廣泛取經,著眼於成果,支持並促成科技、教育、商業活動的快速發展。
中國政治生存術:唯黨獨大
鄧小平的政壇之路,在在顯現出中國政局的混亂與險惡。他在毛澤東的身邊工作,「伴君如伴虎」,一不小心就會被批鬥、下放農村,甚至自己的長子也被牽連,下半身終生癱瘓。他歷經三起三落,後來終於當上中國最高領導人,以堅定的意志,突破各種難關,即使保守派與開放派的紛爭不斷,他仍成功讓中國走上「開放、改革」的道路。他能挺過這些挑戰,歸因於他奉行了幾項至高原則,我覺得最重要也最核心的,就是捍衛「黨」的權威。
雖然鄧小平體認到文化大革命對中國造成的戕害,但他不能公開否定文革,只能選擇用毛澤東最不會反對的方式「避免」肯定文革。即使是在毛澤東逝世後,鄧小平提出任何政策,都一定要先「自圓其說」一番,說明為何中國必須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概念但不會危害黨的地位,說明科技人員「也是勞動者」,安撫馬克思主義的信徒,「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黨所樹立的,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」。鄧小平表明自己忠於毛澤東,但他想要偷渡的是「實事求是」,他的終極目的是採取真正符合當下情勢所需的政策,而不是死板地奉行毛澤東的教導。
鄧小平要提倡新思想,但也要減少保守派的抵制;要尊重毛澤東,同時又力求擺脫毛的路線;要維護國家穩定,同時也要開放經濟。「先有政治,才有經濟」,與蘇聯的戈巴契夫不同,鄧小平堅持黨的權威,讓中國共產黨保持中國唯一統治者的地位,同時也相信經濟發展起來,改善人民生活,才能維繫統治的正當性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鄧小平的「改革開放」,是不可能跳脫「黨/國」框架的,也因此,鄧小平正面提倡「民主」,但這個民主是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」,意指鼓勵大家表達意見,但黨的決定一旦做出,黨員就要執行,每一個人都要對當前政策與領導人表示堅決支持;也因此,鄧小平使用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」,以這個廣泛又模糊的概念來解釋為何社會主義與市場改革並不衝突(「計畫不等於社會主義,市場也不等於資本主義。資本主義也有計畫,社會主義也有市場」);也因此,鄧小平認為中國應該避免西方國家十分「低效」的「分權」,因為統一的命令體制、單一的強大權威更好用;也因此,鎮壓六四天安門事件,是為了「繼續改革開放,實現國家的現代化」;也因此,鄧小平對為了促進西化、加快經濟的地方幹部違法行為視而不見,畢竟拚好經濟,才有黨的統治正當性,而在這個過程中,「少數人」的利益,是可以因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被犧牲的。
結語:在歷史政治的脈絡中理解一個國家
在世界的舞台上,中國該韜光養晦,還是採取更強硬的立場?傅高義說,如果鄧小平還活著,他一定會說,「中國絕不應當稱霸,干涉他國內部事務,應當與各國保持和睦關係,集中精力搞好國內的和平發展」。與各國保持既合作(得到利益)又抗衡(不被侵略)的關係,是現代國家發展的基本原則,但因為每個國家的歷史演進、政治制度不同,實際做出內政外交決定時的考量就有所不同。《鄧小平改變中國》,讓讀者能一窺中國為何能夠快速崛起,吸引外國資金進入,同時卻又(不得不)牢牢抓住「中國式」的特色。
有些人「誤以為」鄧小平骨子裡是個資本主義份子,會將中國引向西方式民主,但他終究很清楚,自己比外國人明瞭甚麼對中國有利:「絕不是資本主義跟西方民主」。至於鄧小平之後的中國,有可能擺脫這些「中國式」的特色,成為擁有「西方民主」的國家嗎?讀完這本書的人,應該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了。
註:傅高義教授於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日於麻薩諸塞州康布里奇去世,享年九十歲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