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病態人格者」(psychopath)永遠是個迷人的主題:從獵奇驚悚的犯罪案,到充滿魅力,吸金無數的,「說謊臉不紅氣喘」的「騙子」。「病態人格者」似乎意味著悖離「正常人」應該具有的特質,神秘又危險,卻又讓人好奇他們是不是具有某種「超能力」,才能做到非常人能做到的事情?
 
我曾經聽過一句有意思的話:「世界上兩件事情最難:把想法放進別人腦袋,以及把錢從別人口袋中拿出來」。也許就是因為這樣,(「成功的」)病態人格者故事才這麼令人著迷吧!
 
從”Inventing Anna“, “Tinder Swindler“, “Bad Blood“, “Madoff: the Monster of Wall Street“, “How to become a cult leader“,到”Bad Surgeon“,每個故事都在敘述這些「成功」的「病態人格者」(?) 如何在不同的領域,博取多人的信任,取得巨額的金錢,讓深信不疑的受害者走上破產甚至絕望的道路。
 
但是…到底甚麼是病態人格者?病態人格者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原因是甚麼?
 
先說結論:這本書有寫得好的地方,但很多地方都讓我無法完全認同,不吐不快。以下是我查找資料、個人認知與見解的整理。
 
這本書有幾個潛在有問題的地方:
 
1.價值觀/受眾:搖擺、矛盾 
2.過度推論 
3.premises(前提)不精準。
 
我不覺得這個作者真的熱愛「病態人格者」這個主題,且寫作路線有博眼球、譁眾取寵之疑。但我也有在想,也許是日文寫作的語氣跟中文不太一樣導致的?!
 
病態人格者的樣貌
 
「病態人格者」的本質是:缺乏「良心」、「道德感」、「羞愧」、「不安」、「恐懼」、「同理心」但因為在不同生活面向的「病態人格」程度表現不一,可以分成:
 
1.標準型:各方面的指數都高
2.操控型:生活面向跟反社會面向分數低,不易衝動,也沒有反社會性,所謂「成功」的病態人格者 
3.男性型:具攻擊性,比較少表面魅力,不太會操控人(也沒有能力)(比較會被逮捕)
 
在五種「道德感」中,病態人格者特別缺乏「不對他人造成危害」以及「重視公平」這種兩道德感。
 
他們只看得到報酬,看不到懲罰,因此會做出跟常人不同的決策(例如:即使有很高的風險,只要有機會得到報酬,就會行動),也無法透過「懲罰」來避免再犯,而且可能無法治療。
 
至於甚麼是「良心」?為什麼人為什麼會(演化)出「良心」?
 
「良心」基本上是一種「監控自我」且判斷「是否正確」的行為。從社會演化的角度來看,有「良心」的人,因為對於整個群體是比較有益的,所以這樣的群體可以生存下來。
 
「做了某些事情」、「理性覺得某些行為是好的」、「當事人認為這麼做是好的」,都不是所謂的「良心」。「良心」指的是:「情緒認為不該做哪些事,以及該做哪些事」。

這是很細微也很重要的定義!病態人格者「理性上」可以認知到某種情緒的存在,也可以在「理性上」分辨善惡,但「情緒面」卻無法理解不安、恐懼,無法理解犯罪有違道德。
 
但在特定的領域、時空脈絡,「欠缺良心」、「因為無法感知危險而平靜地從事高風險的行為」,卻是可能有利於生存的。例如在需要開疆拓土,發掘新資源新機會的情況,例如拆炸彈的技術人員,甚至是執法人員、外科醫師。例如在戰場上,或是部落之間的戰爭,能「殺人不眨眼」,才能讓個體及群體生存下來。
 
當作者討論到這種能將這種「長處」應用在某些特定領域的病態人格者的時候,也讓我越看越迷惘:病態人格者,可以是冷酷殘忍的犯罪者,也可以是在需要進行大膽決策的職業中大放異彩的「成功人士」。
 
我的問題是:所謂的「需要在壓力大的狀態下冷靜做出重要決定」的能力,難道不能是後天訓練而來的嗎?更白話一點的說:病態人格者,也許會是很優秀的外科醫師,也許會是很優秀的CEO,但優秀的外科醫師,優秀的CEO,就等同於病態人格者嗎?「後天訓練而來的能力」,跟「先天性、器質性的缺陷」,差別在哪裡?!?!?!
 
這本書有很多類似的推論,都讓我困惑不已(作者會說有XXX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病態人格者,問題是….有XXX的人也有其他數種可能性!)
 
模糊的貶義概念還是精準的科學定義?私人的主觀評論還是全面性的科普知識?
 
再細看這個名詞被使用的方式,不免讓人感到渾身不自在:病態人格基本上不是「醫學診斷」,病態人格的範疇,跟很多人格疾患都有所重疊,也無法作為反社會人格的互換名詞。

本書的最後一章終於提到:「只有精神科醫師與鑑識科學家才能夠進行診斷」。但是這一整本書,反覆出現各種「過度推論」的論述,而且也用帶有道德批判意味的角度來討論病態人格者,不免讓人覺得作者帶入過多個人情感面的見解,讓人不太確定這是一本科學/科普書,還是一本社論。列舉如下:
 
「…卑鄙勾當….不見絲毫羞恥…不見反省….嘴臉….」「他們有很大的機率是病態人格者」(前言)  嚴厲的評論,然後說「很大機率」?很大是多大呢?
 
「…他們的人生目標究竟是甚麼?人生樂趣又是甚麼?相信每個人心目中,都有幾位著名政治家、實業家會讓人感到不解」(第一章) 把個人帶有道德標準的評論,然後懷疑某些政治家、實業家是病態人格者。
 
「…政客推動需要付出極大犧牲的…毫不留情推動需要割捨弱者的政策…這類政客或許都具有上述傾向…」(第二章) 「或許」有上述傾向,但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?
 
「我認為日本的織田信長正是此種病態人格的典型」、「雖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第三章)。我慢慢理解,這本書的受眾應該是作者的紛絲,因為作者的粉絲會給予作者個人的見解跟科學研究結果一樣的地位。(不過至少這邊作者有承認這只是她個人的見解!)
 
「….我雖然不能斷定這些人都是變態人格者…」(第五章)….那為什麼要放進來?又是用臆測,而非已經研究過的案例(況且世界上有那麼多已經被研究透徹的,有趣的案例),來加強自己的論點。
 
「….主婦小圈圈的領袖….搬弄是非…隨心所欲控制整個團體….」「…黑心企業的經營者..態度大變….掀起不安與過度競爭….傷害其自尊心….」(第五章)這幾段沒有討論這些例子與變態人格的關聯,而是繼續過度推論,暗示操弄人心、情緒勒索、挑撥離間,「就」等於變態人格()。
 
「….在那些擁有固定支持者的部落客當中,也有頗高的機率混有病態人格者。他們喜歡煽動、激怒他人,並透過有爭議的方式引人關注,從中獲得快感」。真的嗎?擁有固定支持者的部落客,就等於喜歡用煽動、激怒他人、有爭議的方式取得關注?然後獲得快感?還是是因為演算法的偏好有爭議性的留言,促使部落客產出具煽動性的內容?另外:「喜歡煽動 激怒他人」、「透過有爭議的方式引人關注、獲得快感」,就等於病態人格者嗎有沒有其他鑑別診斷
 
「….假裝清純卻別有心機的綠茶婊…從受害者身上得到各種好處..欺騙…取得對方信任…挑撥離間  …」這些做法跟病態人格者的關聯?作者穿插這些段落,然後整段沒提到「變態人格者」,有點唐突,有點像是看不慣某些社會現象,趁著討論病態人格者的同時,趁機批鬥一下?!但我身為一個讀者好奇的是:怎麼知道是「別有心機」?怎麼知道這些人就是「變態人格者」?一整段連變態人格者五個字都沒有出現,讓人覺得論述以及連貫性薄弱。
 
premises 不精準
 
作者討論到「病態人格者是否該負刑事責任?」時,提到這在歷史上是被激烈爭論過的議題,因為「他們雖然能理性分辨善惡,但是其情緒面卻無法理解犯罪有違道德」。我非常同意這個敘述!這非常關鍵!病態人格者「理性上」「知道」某種情緒的存在,但無法「真的」體會到那種情緒。我因為非常同意這個關鍵的敘述,所以覺得作者在書中其他地方的討論,其premises (前提)是矛盾、不精準的。
 
「….卻也巧妙地利用周遭的人而生活…」。病態人格者在「利用」周遭的人嗎? 我不覺得病態人格者有這種自覺。病態人格者做出的行為,是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、滿足他們的慾望 、使他人受到傷害,但他們不會感到慚愧懊悔,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並不存在著「利用」、「剝削」的概念
 
「…他們就是這樣精於魅惑人心,巧妙地利用別人…」。病態人格者是在「利用」別人嗎?他們有這種自我意識嗎?還是說,那個就是病態人格者認知中的現實? (還是說,這是作者為了吸睛、博取關注的寫作方式?)
 
「為了自身快樂可以完全無視他人的痛苦」。 我覺得這段的premises 也是完全不對的:  病態人格者不是「故意」 「無視」他人的痛苦,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,本來就沒有「他人會痛苦」這個概念
 
「…有時候會將我要自殺等語句掛在嘴邊作為要脅,展現巧妙的演技」。病態人格者會這麼有魅力、這麼善於操弄人心,有一個原因是,那就是他們的現實,那就是他們認知中的世界,所以我不覺得說他們是「演」的,是個很精準的敘述。
 
中立?客觀?煽動?
 
作者偶然幾次用幾句話,站在比較中性的出發點來討論病態人格者,例如:應該避免在社會倫理面,乃至於法律面導入優生學的觀點 (不是有甚麼基因就一定會變成變態人格者),例如提到「….反過來說其實是種珍貴的資質」,以及提到「…當社會上不願理性地討論此議題,而是機械式地排除病態人格者…就會讓社會本身也變得相當危險」。
 
問題是,整本書都不精準地,指控病態人格者「欺騙」、「演戲」、「剝削」他人,這難道不就是一種機械式地排除病態人格者的作法嗎
 
病態人格者無法認知到特定情緒與後果,因為其先天或是後天的影響,做出讓別人受到傷害,但毫無悔意(因為無法有悔意)、無法體會別人的痛苦、無法認知到為自己帶來的後果。這不代表病態人格者就無須為自己的罪刑付出代價、受到懲罰,但作者通篇的論述,常常從精彩的科普知識整理中,插入帶有強烈個人意識的負面用詞。對我來說,實在不是很好的閱讀體驗。
 
病態人格者不等於反社會人格
 
礙於篇幅實在不想寫上三天三夜,但還想再提一點:作者在第六章提到,「….在精神醫學領域,只有反社會人格障礙這項診斷基準,而沒有所謂的病態人格。各位只要把兩者劃上等號即可」。
 
這章的問題在於,作者對於PCL-R與DSM-5的使用目的、時機、方法的差異,沒有清楚的討論。節錄一段ChatGPT的整理如下:”while both the PCL-R and DSM-5 are valuable tools in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, they serve distinct purposes in forensic and clinical settings, respectively. The PCL-R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assessing psychopathic traits, particularly in forensic contexts, whereas the DSM-5 provides a broader framework for diagnosing mental disorders in clinical practice.” 前者個是在執法單位、研究單位中,評估病態人格的程度有多高;後者是在臨床,為了輔以判斷,病人是否患有某種精神疾病或是人格疾患,以利後續的治療計畫安排,以及跟其他醫療人員之間的溝通。在《The Psychopath Whisperer》的第二章,也是詳盡地討論這兩者的差別。重點:病態人格者不等同於反社會人格!
 
結語:迷人的主題
 
這本書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地方:作者完全沒有訪問病態人格者的第一手經驗。通常這種書,或是紀錄片,都會用作者深入高度戒備的監獄,去訪談變態殺人魔的經驗,作為開場(類似電影《沉默的羔羊》中的場景)。
 
重點:世界上已經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了,作者卻引用二手、三手的軼聞來作為例子(也許是希望能更貼近日文讀者的日常生活?!),實在可惜!

喔然後,書中提到「心跳較慢者的感受原本就與普通人截然不同,因此他們缺乏同理心 也較容易從事反社會行為」, 「因為心跳數值不易上升而能夠採取冷靜的行動」 痾…順序反了,應該是因為缺乏同理心,容易從事反社會行為,「所以」心跳比較慢,比較說得過去吧!

好了不寫了,我要繼續去看犯罪紀錄片了!
 
延伸閱讀
 
《The Psychopath Whisperer》
學姊misaki推薦的《令人不安的精神變態》

podcast
 
後記的後記:
 
最近在聽的一本書《The Charisma Myth》,裡面提到要能夠有「魅力」的兩個關鍵要素:要同時有力量(power)跟溫暖(warmth),而要能散發出溫暖,關鍵其實是要能善待自己(self compassion)。如果你內心有不安的聲音,有很多自我懷疑,你會散發出負面的訊號,跟你互動的人會接收到這個訊息,對方會誤以為你對他有負面的看法,因而讓你顯得魅力不夠。
 

我的想法是:從這個架構來去看邪教的故事,以及其他知名的吸金「詐騙」案(”Bad Blood”, “Inventing Anna” etc),也許可以稍微理解為什麼病態人格者會讓人覺得有魅力:病態人格者的世界裡面只有報酬,沒有懲罰,沒有後果,他們無所畏懼,不知不安是何物。因為他們不會不安,所以看起來其實會很「正向」,跟他們互動的人也會被這種正向感染到。